函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設置之古蹟解說牌樣式及文字內容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94年11月3日
北市文化二字第09431718700號
法規內文

 

主旨:檢送本局設置之古蹟解說牌樣式及文字內容供 貴單位設置參考,並請轉知所屬,詳如說明,請 查照。
說明:
一、依本府第1340次市政會議市長裁指示事項辦理。
二、為使民眾了解本市市政建設之緣由與重大紀事,本局奉市長指示提供古蹟解說牌之設置範例,以供貴單位設置參考,其中樣式及文字內容業已於94年10月29日簽奉市長核可在案。
三、檢附本府第1340次市政會議市長裁指示事項一覽表及古蹟解說牌設置樣式與文字內容(如附件)。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背景簡介
建物名稱: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創建年代:民國卅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日本昭和十八年)
建物規模:直徑11公尺、高2.2公尺
歷史沿革:大稻埕圓環早年相當繁榮,白天為休閒公園,夜間則攤販雲集,美食名聞全台。二次世界大戰(一九三九~一九四五)末期,日本殖民政府為預防盟軍轟炸,停止攤販營業,並於圓環一帶建造防空壕和蓄水池,以供空襲時避難消防之用。事實上,當時盟軍飛機經常空襲台北,留下不少炸燬的房屋或彈痕累累的牆垣,住在圓環附近老一輩市民都還留有躲警報的記憶。台灣光復後,防空壕、蓄水池等陸續被填平,圓環恢復往日盛景,夜晚時分販賣各地小吃、日用百貨,一度成為台北最旺盛的夜市,而地下建物則逐漸被人淡忘。
發現過程:民國九十一(二○○二)年四月間,市府新建圓環美食館工程開挖地面時,意外發現地下大片紅磚牆面,遂緊急停工,邀集文獻古蹟專家鑑定,確定為戰時防空蓄水池。蓄水池本身在建築上的價值或許未必凸出,但卻因為足以見證二次大戰期間台北市民生活,而深具歷史,尤其是社會史的意義。基於保存城市歷史記憶的考量,工程單位乃配合辦理變更設計,採取原貌保存方式,與美食館合為一體,使此一珍貴歷史遺跡融入圓環地標。一個偶然的發現,雖讓市府多花了一千萬的工程經費,並使工期延後了三個月,但也讓大稻埕圓環的歷史與人文意義更形凸顯,台北人的記憶更立體、更鮮活。
 台北市政府 謹製
民國九十二年五月
 
附件
A1-9-7.doc